当前位置:主页 > 初唐四杰 > 王勃 > 本文内容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英年早逝竟然是溺水惊悸而死?结局让人唏嘘!

发布时间:2023-11-25源自:网络整理作者:admin123

最近经常关注汉武帝时期的文章,所以手机也是经常推荐这些内容,卫青霍去病封侯意气风发自然是不用提的,当然也会有比较悲壮的人物,那就是被后人称为飞将军的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包括他的儿子李敢,李陵等都逃离不开一个悲剧的宿命。

图片来源与免费素材

对于李广一生没有被封侯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汉武帝不知人善任,也有说是李广自己还达不到具有封侯的能力。这个我个人还是偏向后者。毕竟还是能力占主要问题,还有心胸也不够宽广。斩杀降将这一点也是被后人诟病。但史书记载关于他的战功也是没有那么亮眼。更有被俘出逃,后又迷路贻误战机,当然也有时运不济的因素。

 

其中最能表达李广老将军悲壮的句子就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了”。这个句子出自于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滕王阁这座建筑也因为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与山西永济鹳雀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并成为四大名楼。作者用这个句子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高中的时候还记得这篇文章是要求背诵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更长天一色。更是考试时候经常考的句子。当时语文书上面就有备注作者的年纪。27岁就英年早逝,当时不了解情况。如今在网上翻阅资料才知道原来天才也是有不足的一面。人无完人,智商足够,可是情商不足

《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著指瑕十卷。博学多才恃才傲物。本来年纪轻轻就被唐高宗赏识,偏偏也是因为写文章被贬。这里还是要提一下有一个好的出身很重要啊,世家子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王姓啊。经过父兄的积极奔走运作还是搞了个虢州(guo二声)参军职位。

 

可没多久却因为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又很幸运的赶上大赦了,过了一年多朝廷还恢复了他的官职,如果他要是好好接受的话也许结局就不一样了。但如果去做官上任不去看望他父亲的话可能也就流传不下来滕王阁序这千古名篇了。年纪轻轻却经历两次被贬,尤其第二次还要连累年迈的父亲。他已并非是那个满怀豪情的少年郎,放弃了做官。但当时还是很开明的了,犯了错误还可以恢复官职。包括后来唐高宗读到滕王阁序的时候还想着召王勃入朝,可见高宗还是很有胸襟的,可惜这时候他已经溺水去世了。唐高宗还三叹可惜!

 

个人觉得两次被贬还是与他本人的性格有着直接的关系,那就是为人处事不够圆滑。那些高智商都用在写诗文上面了。自己被贬可能还好一些,可是父亲因为他受到牵连,他倍加自责,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很大。可是那时候他也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已,如果心态平和一些未尝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命运就是那么让人琢磨不透。看望父亲返回的途中,溺水身亡。虽然关于王勃的死因也有几个版本,但大多都逃离不开溺水惊悸而死。带着遗憾一代天才就这么的陨落了。

 
有时候天妒英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明明才27岁的年纪,在文坛的地位却很高。后人备受推崇,对后世影响很大。仅滕王阁序就可以名动天下。更何况还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的名句。从王勃李广冯唐这些人的经历不难看出,要想当官不仅要有才,接人待物,为人处事很重要。当然就是运气了。汉武帝一代帝王虽然后期也有独断专行,判断失误,任人唯贤的缺点,但是前期还是有魄力的,唐高宗在位期间也是政绩卓著的。要是和帝王的气场相合可能就更如鱼得水一些。但我个人还是对于王勃的英年早逝颇为惋惜。如果活的久一点可能就有些和苏轼有一些像了,各种官海沉浮,可以留下更多的名篇。#王勃#但是王勃和苏轼比还是缺了一些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

欢迎分享转载→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英年早逝竟然是溺水惊悸而死?结局让人唏嘘!

专题诗词

杜甫诗词网 网站地图 - 王勃 - 杨炯 - 卢照邻 - 骆宾王 - 柳宗元 - 曾巩 - 王安石 - 欧阳修 - 苏轼 - 苏辙 - 苏洵 - 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