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一首诗《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它到底好在哪里? 古人有登高的情结,文人往往因登高而情满于山。实际上,登高而赋是一个睹物兴情的文学创作的过程。诗人登高远望...
(6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8-23众所周知,唐代诗歌史上能人辈出,不论是一生活得潇洒肆意具有诗仙之称的李白,还是后来居上充满神秘色彩的诗鬼李贺,他们留下的诗作都为千古传诵。 在这次读书之前,我是比较...
(10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8-23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题解】 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李剑州当时任剑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这年, 杜甫 准备离蜀东行,便写了这首诗寄给...
(62)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8-04原文 :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译文及注释 : 兵戈不见老莱...
(14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8-04赠韦七赞善① 【题解】 此诗大多人认为是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在潭州(治今湖南长沙)所作,即 杜甫 去世当年。 韦赞善和杜甫是世交。杜甫此前在梓州时曾有诗《赠韦赞...
(19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26燕子来舟中作 【题解】 此诗为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 杜甫 在长沙所作。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出三峡,在江湘之间漂泊了一年。次年春,他投奔潭州刺史韦之晋,...
(81)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19示獠奴阿段 【题解】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当时 杜甫 55岁,住在夔州(今重庆奉节)。仇兆鳌《杜诗详注》:前有《引水》诗,此亦同时所作。獠奴,公之隶人,...
(12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19舟月对驿近寺① 【题解】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的一个夜晚,当时诗人已进入暮年,仍处于乘船漂泊之时。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坐在帘儿高挂的船舱之内,难以...
(13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19漫成一首① 【题解】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当时 杜甫 正从云安(今四川云阳)前往夔州的船上。 这首诗描写的是夜泊之景。但诗人写月夜没从空中之月写起,而是...
(7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19月圆 【题解】 这首诗是 杜甫 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的秋天流落到夔州时所作。全诗意境宏大、清冷寂静,从天上写到地上,从江上写到屋里,从眼前写到山林,从身边写到万...
(8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19南邻① 【题解】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在西南漂泊时期。在成都,杜甫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在杜甫居住的浣花草堂不远,有位锦里先生,杜甫称之为南邻...
(147)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12白帝城楼全文(原文): 江度寒山阁,城高绝塞楼。 翠屏宜晚对,白谷会深游。 急急能鸣雁,轻轻不下鸥。 彝陵春色起,渐拟放扁舟。 白帝城楼全文翻译(译文): 江如寒山阁一样...
(104)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12客亭 【题解】 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秋, 杜甫 流落到梓州。这年七月,杜甫送严武还朝,一直送到绵州奉济驿,正要回头,赶上徐知道在成都作乱,只好避往梓州,途中作此诗。诗...
(8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12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晚岁迫偷生,还...
(17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12新亭有高会,行子得良时。日动映江幕,风鸣排槛旗。 绝荤终不改,劝酒欲无词。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作品赏析 【鹤注】新亭在梓州,当是广德元年作。 新亭有高会①,行子得...
(104)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12望牛头寺【题解】这首诗作于杜甫前往牛头山拜访鹤林禅师后下山的途中,属于下山回望的记述。杜甫在拜访鹤林禅师后,领会了《金刚经》中“应无所往而生其心”的道理。从他的一...
(77)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10曲江对酒① 【题解】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春,是 杜甫 留住长安时的作品。一年前,杜甫只身投奔唐肃宗李亨,任左拾遗。因上奏为宰相房琯罢职一事鸣不平,激怒肃...
(15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10宗武生日 【题解】 这是 杜甫 为勉励他幼子宗武写的一首诗,约为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秋所作。时杜甫送严武至绵州,因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作乱,遂入梓州(今四川三台),时宗...
(11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10花鸭 【题解】 这首诗是 杜甫 在成都所作《江头五咏》(丁香、丽春、栀子、鸂鶒、花鸭)的最后一首。这五首诗都是借咏物以自咏的,而这一首,是他结合自身经历所写,且极具讽刺...
(14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10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题解】 这首诗是 杜甫 在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秋天登慈恩寺塔写的。慈恩寺是唐太子李治为纪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所建,寺在当时长安东南区晋昌坊。后经唐高...
(172)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7-10